• 中国最好看的微型小说《立秋之夜》

  • 发布时间:2017-07-14 01:36 | 作者: | 来源:休闲驿站 | 浏览次数:
  • 【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名文,字达夫,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代表作有《怀鲁迅》《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郁达夫是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

    立秋之夜

    ——郁达夫

    黝黑的天空里,明星如棋子似地散布在那里。比较狂猛的大风,在高处呜呜地响。马路上行人不多,但也不断。汽车过处,或天风落下来,阿斯法儿脱的路上,时时转起一阵黄沙。是穿着单衣觉得不热的时候。马路两旁永夜不熄的电灯,比前半夜减了光辉,各家店门已关上了。

    两人尽默默地在马路上走。后面一个穿着一套半旧的夏布洋服,前面的穿着不流行的白纺绸长衫。他们两个原是朋友,穿洋服的是在访一个同乡的归途,穿长衫的是从一个将赴美国的同志那里回来,二人系在马路上偶然遇着的。二人都是失业者。

    “你上哪里去?”

    走了一段,穿洋服的问穿长衫的说。

    穿长衫的没有回话,默默地走了一段,头也不朝转来,反问穿洋服的说:

    “你上哪里去?”

    穿洋服的也不回答,默默地尽沿了电车线路在那里走。二人正走到一处电车停留处,后面一乘回车库去的未次电车来了。穿长衫的立下来停了一停,等后面的穿洋服的。穿洋服的慢慢走到穿长衫的身边的时候,停下的电车又开出去了。

    “你为什么不坐了这电车回去?”

    穿长衫的问穿洋服的说。穿洋服的不答,却脚也不停慢慢地向前走了,穿长衫的就在后面跟着。

    二人走到一处三岔口了。穿洋服的立下来停了一停。穿长衫的走近了穿洋服的身边,脚也不停下来,仍复慢慢地前进。穿洋服的一边跟着,一边问说:

    “你为什么不进这岔路回去?”

    二人默默地前去,他们的影子渐渐儿离三岔路口远了下去,小了下去;过了一忽,他们的影子就完全被夜气吞没了。三岔路口,落了天风,转起了一阵黄沙。比较狂猛的风,呜呜地在高处响着。一乘汽车来了,三岔路口又转起了一阵黄沙。这是立秋的晚上。

    八月八日夜十二时

    (选自《达夫散文集》,上海北新书局1936 年)

    品读:

    作者用简炼的文字,抒发了当时年代下内外患并生时的惘然心态。穿洋服的是留学归来的学者,穿长衫的是中国传统的学者文人,但是,作为那个时代的精英都失业了,意味着时局动荡不安。失业的两位朋友,徘徊在秋天开始的街头,偶然相遇,却默默无语。他们都没有了去处:“穿洋服的是在访一个同乡的归途,穿长衫的是从一个将赴美国的同志那里回来”,一个欲从同乡那里得到去处,一个欲到美国寻求去处。“你上哪里去?”不是简单的问去哪个具体的地方,也有人生方向的追问。他们谁也没有回答谁,因为他们都没有答案。其实作者也没有,也不能为他们寻到好的去处。这两个人的人生尴尬,其实就是当时许多知识分子的写照。文末,作者通过写景,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惘然的心态:“过了一忽,他们的影子就完全被夜气吞没了。三叉路口,落了天风,转起了一阵黄沙,比较狂猛的风,呜呜的在高处响着。”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