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求皆苦---在红与黑之间

  • 发布时间:2017-08-15 01:01 | 作者: | 来源:休闲驿站 | 浏览次数:
  •   

    有求皆苦,是妄言;无欲则刚,是遐想,无欲乃乐,是亮晃晃的欺骗。
    于连十八九岁来到德莱纳夫人身边,他不同于维特少年,浑身都是自怨自艾的情种,他更像草原上一路踽踽独行,穿过黑暗谛视黎明光辉的狼。

    爱是假象,情是魔音,它们就在黑暗与光明接洽的地方。于连之于德莱纳夫人本质上仍然是一个旅行者和风景的际遇。没有贬低任何一方的意思,更不想抬高爱情的身份,言及唯美的臆测,美永恒的一面恰恰在于它不可控抟,闪瞬万变的一面则是我们从勇敢而又幸运的实践者,沾沾自喜的道听途说处得知。

    讲于连这一段爱情的意义,在于他最终回归于此,感情,思想,生命都选择此处作窅穴。

    《红与黑》全书最惹人质疑的地方,也在这里。

    如果于连爱德莱纳夫人那么真切,他无法使用杀死她的手枪。不止于此,他无法拔动脚步,迈向杀死爱人的征途。爱到可以通过杀死所爱之人,求得自证以证人,尤其文艺头脑的意淫,很像纵横家的大言欺世。

    虞姬说,这事情不好办,可我到底是自己办成的它,项羽那么不惮于杀人,却没能帮我,他那样是不是爱之缺如?

    我姑做遐想,司马迁没有点明虞姬最后何从得生,何从就死。

    关键是,特么何人敢说项羽不丈夫?

    于连如果爱德莱纳夫人不真切,结局的凄美就不那么纯粹了,它难能不讽刺。充满激情的铸造平静,这平静就是将养勇气的密室,而它建立在数年前勾兑的爱情基础上,建立在被唤醒,重新接续的勾兑爱情基础之上,不是讽刺还可以叫它做什么?

    《红与黑》是现实主义的,或者说相当偏重与现实之间的允恰,但是,它也非常之浪漫。浪漫在这段情缘中,是德莱纳夫人始终如一的情爱,那个理由、行程,和终点;现实在这段情缘中是德莱纳夫人一成不变的山河故我,因而成其不现实。

    司汤达的天才,在这里还准备一条路。

    这条路是,于连的成长在中途止步了,夭折了,必得回归,而结果则可以依傍逻辑中的某一个,让生命的一切,连同德莱纳夫人的爱与被爱,做成殇。

    如此,于连对德莱纳夫人的爱,潜含多好恋母情结,不要贸然否定这一点,只是辨识不清楚而已。

    如果尝试走一遭走投无路乃至于穷途末路,会有几多人想时光能给挽回,回到妈妈子宫里去?这是处理路尽头则于断处,最好的幡然解语,何苦来世上呢?

    假定于连的成长之路还能延展,他的归宿一定不是德莱纳夫人的怀抱。

    他乐于如此,为是可以较多抵减痛楚,这就体现有求皆苦,他本能的意识到了。其实是参照征服德拉木尔小姐,在付出的努力与得到回报的比例,这一个的苦较少一点。

    许多事物,往往因为付出较多,人们舍不得放弃。情爱也一样的。可是,在生命终结之处,简单反而更能诠释心迹。

    若非疲累已极,生命总是难能止息。于连给勇气催逼着就死,不代表他生命之源的尚未枯竭,我们甚至可以推测,他如能有足够的喘息时间补充动能,敬畏和勇气,欲望与才华,智慧及意志,都会一一回到他的身上。

    这样推测的意义是,于连与德拉木尔小姐的爱情,是碰撞出来的火焰,是征服者的胜利,同时也应该是最终却没有成为那样的,被征服者恰恰通过被征服实现征服,因而也是胜利。

    爱情总是有的,愚昧的人才只是在意它昙花一现的缺点;爱情也总是不断被造就的,贪婪的人总是在失去之后才幡然醒悟。

    不幸的德拉木尔小姐只是贡献出来爱情,于连也没来得及享用,或者退一步说,没来的及充分享用,前者要接受命运的安排失去它,后者凭借司汤达的如椽妙笔彻底暴露出优秀男人之于爱情的必然关系,得到它即刻物化它,追求的过程比似制造一件器物。

    这不是骇人听闻的歪理邪说,男人不是享受生命,他们是用生命来享受;女人不但是孕育生命,她们把真爱的所有东西都牵系在生命里。

    男人的任性,在于连,是要用死亡证明点什么;女人的任性,在德莱纳夫人,是放弃生命所有昭示出来的东西,以及生命本身,在德拉木尔小姐,是确认自己犯下一个荒唐的错误以后,定要抓住爱情这根无碍于溺水的稻草。

    像一个认错人了的孩子,要把错认进行到底。

    为于连考虑,可以说,他与德拉木尔小姐的爱情,是双败的典范。因为,他没能藉此补充动能。而整个过程只是在消耗。

    这个过程,对理想来说是正确而有价值的,对生命而言则属于比拥有它唯一更糟糕的事情就是不曾拥有它一类。

    于连貌似没有追求,却正确的执行征服,德拉木尔小姐则是艰苦的追寻一个假象,心中关乎生命所有美好臆想尽乎一个男人身上时候,集束而成的那种假象。

    德拉木尔小姐在追求,满满都是苦涩;于连在享受,用生命的消磨,好比陶醉自身光亮的蜡烛。

    因为憎恶生命的平庸,这个女子拿别人的肉身探视命运之河的深浅。

    因为不能专注于富贵,于连走进情爱的斗兽场,以为自己是斗士,实则不然,实则为当其足够作恶时候必须由命运绞杀的困兽。

    德拉木尔小姐如果没有欲望,一定不会被于连诱惑,这是所谓的无欲则刚,然而它一贯的不能成为事实。匆匆来去的生命唯一的主人就是欲望。

    如果试图让智慧来甄别,不以于连做标的,甄别是欲望中有所取舍,而不是抹杀欲望;这样的甄别之于快乐没有决定意义。何况根本不存在无欲的人境。

    于连成就为他孕育孩子那个女人的偏执,配得上给判处死刑,在更容易体认快乐的年纪,做最豪放的挥霍,把生命当烟花般点燃,让余晖指引德莱纳夫人结束人之苦旅的终点,结束所有苦与乐的研判。

    没有值得膜拜的精神,唯有难于释怀的回味。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