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 发布时间:2020-02-16 00:35 | 作者: | 来源:休闲驿站 | 浏览次数:
  •     为了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019年以来,黄平县始终遵循“见人见物见生活”传承保护理念,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扎实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

      重视项目申报,守护精神家园。抢抓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的机遇,集聚社会力量,集中精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梳理编制申报工作。2019年,2个项目列入省非遗项目名录。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项,省级19项,州级21项,县级175项,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人、省级5人,州级10人,县级511人。

      强化宣传展示,突出地方特色。为充分展现黄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魅力,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2019年以来,组织苗族泥哨、苗族银饰、黄平蜡染技艺等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到上海、江苏、杭州、贵阳、凯里等地进行宣传展示。同时在重要法定节假日,组织各类各级传承人到旅游景区文物景点进行展示展演。

      注重人才培养,培育后继人才。为进一步壮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队伍,培养非遗后继人才。2019年以来,共投入10万余元开展苗族古歌培训班20期,受益人数达3000人次。支持新州镇西门村、兴隆社区等购买苗族芦笙价值共计20000元。建立新州镇晒金石村苗族多声部情歌传承基地和重安镇枫香村踩亲舞、哥蒙芦笙乐传承基地,并支持苗族多声部情歌传承基地传承经费8000元,支持踩亲舞、哥蒙芦笙乐传承基地12把亻革 家芦笙。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民族文化自信,提高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水平和保护意识。2019年 以来,组织各类各级传承人深入中小学校授课达50节课时,受益学生达4000人次。

      举办大比拼竞赛,促进文化交流。为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果,提高传承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019年以来,借助民族民间传统节日或国家法定节假日举办非遗大比拼竞赛。通过举办非遗大比拼竞寨活动,增强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促进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传承发展。

      开展访谈记录,传承文化记忆。为开展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记录工作。2019年以来,组织专家学者对黄平石雕技艺、苗族服饰、传统医药、苗族芦笙舞、苗族银饰锻造技艺、苗族族古歌等项目进行挖掘收集调查整理,对岩鹰高跷、土陶制作技艺等项目进行抢救性保护。截至目前,完成视频录制600多分种,1000余张照片,音频10首,收集整理100000余字的文字资料,为今后开展传承活动和教育教学提供学习参考依据。(通讯员 郑荣江)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