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碚朝阳街道:文化老城的“蝶变”之路

  • 发布时间:2020-09-04 00:22 | 作者: | 来源:休闲驿站 | 浏览次数:
  • 朝阳文创大道项目签约仪式。新华网发(秦廷富 摄)

    “码头没有轮渡”跨年狂欢夜活动。新华网 欧阳虹云 摄(资料图片)

      新华网重庆7月2日电(欧阳虹云 曹妤)对一座城市而言,文化意味着生产力、竞争力和凝聚力,而老城尤其如此。作为北碚母城核心区域,朝阳街道清末因朝阳书院而得名,是承载北碚人文历史、追寻城市记忆、体验人文氛围的重要区域。

      随着城市的扩张和新城的崛起,如何利用存量资源激发经济活力,朝阳街道正在不断探索。

      文化创新激活老城底蕴

      对一座老城来说,最大的优势便是其历史文化沉淀。如何让文化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朝阳街道给出答案:大力培育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于是,2019年末,朝阳文创大道应运而生。

      据北碚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朝阳文创大道区域面积约4万平方米,可用产业发展空间10万平方米。区域内有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卢作孚纪念馆等公共文化单位。

      依照概念设计方案,朝阳文创大道将依托老北碚记忆,遵循文创产业发展趋势,融合北碚历史、时尚、文创等元素,构建北碚新产业模式。

      同时,毗邻高校、被莘莘学子所环绕的朝阳文创大道,未来也将成为大学生们的创业始源地和灵感策源地。“朝阳文创大道将围绕图书出版、动漫传媒、文学艺术、文化研究、教育、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重点发展智力增值性型文创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朝阳文创大道建设将凸显北碚的乡建文化和抗战文化,同时与北碚老城区城市发展相融合,着手打造城市文化创意街区,使之成为城市市民的休闲娱乐中心,游客的地方文化体验中心,城市产业升级的创意驱动中心。

      旧码头焕发时代新活力

      “路转青山合,峰回白日曛”,码头轮渡是水系交通的载体,嘉陵江水贯穿北碚,曾经的正码头是北碚的商贸中心。随着城市扩容升级,曾经热闹繁华的正码头已不见踪影,轮渡也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码头没有轮渡”特色街区的出现,则是将码头轮渡这一时代洪流中的泥沙重新拾起进行塑造,如今,已成了北碚正码头广场的鲜明标志和夜经济加快发展的创新之作。

      这片坐落于嘉陵江畔的特色码头摊区, 正是延续了正码头文化,以渔村为设计理念,打造了将沙滩、鱼池、椰林、渔船等元素融入景观中,既留存了老码头的记忆,又充满了时尚与活力。

      而“码头没有轮渡”项目只是北碚发展夜间经济,以文商旅促城市品质提升的一个缩影。

      北碚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到2022年,北碚将重点打造“北碚母城滨江夜间经济带”“城南缙云商圈夜间经济圈”等区级夜间经济龙头,完善提升“九号特色街”、天生丽街等“环西南大学特色夜间经济品牌”2个;推进建设歇马、蔡家、水土、澄江、静观等社区创业型夜市5个;力争培养各类市场主体200个以上,创造就业岗位3000人以上,新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亿元以上。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