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小米传承8000年 专家学者相聚敖汉研讨做大做强

  • 发布时间:2020-10-14 00:32 | 作者: | 来源:休闲驿站 | 浏览次数:
  •     敖汉旗玛尼罕乡万亩绿色谷子种植基地,小米长势喜人,即将迎来收获。 孙自法 摄

      中新网内蒙古敖汉旗9月7日电 (记者 孙自法)“推动小米做大,建议敖汉成立小米研究院”“要以营养导向推动敖汉小米转型升级”“要发挥敖汉小米种植8000年历史传承从未间断的特色”……

      2020中国农业(博鳌)论坛暨第七届世界小米起源与发展会议,7日下午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被誉为“世界小米之乡”的内蒙古敖汉旗举行,与会专家线上线下相聚一堂,围绕如何做大做强已传承8000年的中国小米展开研讨、建言献策。

    敖汉旗玛尼罕乡万亩绿色谷子种植基地,小米长势喜人,即将迎来收获。 孙自法 摄

      中国农业博鳌论坛轮值主席、中国农业学会名誉会长刘成果表示,“敖汉小米,熬出中国味”这句广告词里的中国味,还包括历史、文化、农耕文明、民族自豪的味道,他建议敖汉考虑牵头成立小米研究院,从土壤学、气候学、环境学、耕作学、营养学等方面加强小米研究,推动中国小米发展培育大品牌、做强大产业、开拓大市场、走向大世界。

      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会长、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陈萌山指出,以营养导向推动敖汉小米转型升级,一是对接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小米产业发展现代化这张牌;二是对接国家实施健康战略,打好小米饮食营养健康这张牌;三是对接国家实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发展战略,打好敖汉小米品牌市场这张牌。

    敖汉小米博物馆建成开馆。 孙自法 摄

      红山文化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国祥介绍说,敖汉旗兴隆沟遗址出土的经过人工栽培的粟、黍的籽粒距今已有8000年,是目前所知最早的人工粟、黍的栽培遗存,证实敖汉旗是中国古代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地。

      他认为,8000年前形成的敖汉旱作农业系统历经孕育期、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过渡期、鼎盛期等阶段,见证和助推了红山文明的诞生与发展。以敖汉发达的旱作农业系统为代表的红山文化,还与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商文化和西北地区石峁文化存在密切交流,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敖汉小米LO正式发布。 孙自法 摄

      植物考古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主任赵志军研究员表示,敖汉作为中国小米种植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其最大特色是历经8000年历史传承而从未间断,敖汉小米这一连绵延续的传统,在未来做大做强过程中可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

      当天的论坛及会议期间,还举行了敖汉小米LO发布、敖汉小米品牌价值授牌、内蒙古谷子(小米)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授牌,敖汉旗政府与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签订示范县建设合作协议、与知名电商企业签订数字乡村示范县项目合作协议,其中,敖汉小米品牌评估价值已达113.53亿元人民币。

      同时,历时两年建设的敖汉小米博物馆也建成开馆,博物馆特色建筑造型引人瞩目,其以敖汉旗兴隆洼文化载体玉玦及陶罐为设计思路,中间为3个高低错落的陶罐式建筑,外围的玉玦形建筑地层架空,建筑总面积7700平方米。(完)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