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贫血的机制和治疗

  • 发布时间:2017-07-15 01:52 | 作者: | 来源:休闲驿站 | 浏览次数:
  •     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贫血的发生率达20%-60%,随着疾病的进展,几乎所有MM患者最终均出现贫血。MM所致贫血通常是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1、MM合并贫血的机制
        引起MM贫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主要与骨髓瘤相关的多种细胞因子有关,如:IL-1、TNFa、TGF-β及IFN等可使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产生不足及红系祖细胞数量减少;
        (2)部分MM病人肾功能不全而导致EPO生成不足;  
        (3)髓瘤细胞本身也可通过影响正常红细胞的生成引起贫血;
        (4)可通过细胞间的接触及Fas/Fas-L的相互作用诱导红系祖细胞的凋亡引起贫血;
        (5)其它机制包括化疗的毒副作用、铁利用障碍(功能性缺铁)、叶酸缺乏、红细胞寿命的缩短及由M蛋白引起的血浆容量的增加(稀释性贫血)等。
        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MM病人的Hb平均在100g/L左右,其中约25%的病人低于85g/L。
    2、MM合并贫血的治疗
        化疗后若骨髓瘤治疗有效,大部分患者贫血得到改善。如果贫血持续存在,应给予红细胞输注或红系刺激因子,如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其类似物:
       (1)EPO应用于合并肾病的患者及持久性症状性贫血患者(通常血红蛋白浓度<100 g/L)。
       (2)EPO 30000IU-40000IU分次皮下注射(每周1-3次),经过4周治疗,患者血红蛋白增加但仍<10g/L,可以考虑剂量增加一倍。6-8周,血红蛋白不上升应停用。
       (3)疗过程中发生功能性的缺铁,应注意补铁治疗。
       (4)维持治疗中血红蛋白浓度不应超过120g/L。
        EPO皮下注射总有效率约为60%(Hb升高大于20g/L)。如果Hb>120g/L,应停止EPO的治疗。如果降至120g/L以下,可重新给予EPO,剂量应比以前减少25%。
        在使用EPO时,由于红细胞生成增加,铁的需要量增加,应同时监测铁代谢及补充铁剂。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其类似物有以下的副作用:
       (1)可能降低肿瘤患者的生存期,特别是Hb>120g/L时
       (2)血栓
       (3)高粘稠综合症
       (4)抗体的产生
        最近,对红细胞生成刺激剂的副作用和对生存率潜在的不利影响的关注,降低了其在肿瘤治疗中使用的积极性。但就骨髓瘤而言,按照红细胞生成刺激剂的说明书应用,不会对骨髓瘤患者的生存期产生影响。

        尽管考虑到红细胞生成刺激剂联合来那度胺类的免疫调节药物会增加静脉血栓的风险,但通过合理使用红细胞生成刺激剂和适宜的血栓预防措施后,血栓风险没有明显增加。
        因此,虽然NCCN指南对肿瘤合并贫血的治疗持谨慎态度,但近年英国骨髓瘤支持治疗指南还是对EPO治疗骨髓瘤合并贫血进行了推荐。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