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植物分类指南》:一把进入植物世界的钥匙

  • 发布时间:2020-05-02 00:14 | 作者: | 来源:休闲驿站 | 浏览次数:
  • 《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植物分类指南》

    [美]罗斯·贝顿 [英]西蒙·莫恩 著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不是科班出身、因兴趣“半路出家”学习植物的人,常会遇到两种烦恼:一是对“上胚轴”“托叶”等专业术语不知所云;二是辨识类书籍难选——种类少的不够用、种类多的难检索,找不到想查的植物。这本《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植物分类指南——75科常见植物的鉴赏与栽培》,书名虽长,但却对学植物的“新手”非常友好,几乎同时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现在资讯太过发达,知识碎片看着容易,忘得更快。这本书好在,先为读者树立“知识的出现解决了取水问题,让植物脱离水域”“维管束能运水,让植物可以长得高大”等浅白实例,通过植物生理结构一次次变化,描述了植物如何一步步从水中登陆、进而散布到世界各地的过程。

      在了解植物演化历史的同时,读者可以自然而然地学到描述植物特征的术语,解决了“上胚轴”“托叶”等分别是什么的问题。而且通过了解演化史,知道了哪些特征才是分辨植物种类“高等、低等”“原始、先进”的关键所在。以后再见到一株没见过的植物,就算无法知道它的具体名字,至少可以对它有个大致判断,分辨出大致类群,想进一步查它的名字,也有了切入点。

      现代生物分类,采用“门、纲、目、科、属、种”这样的层级制度,其中“科”这一级别,对应的英文单词是“family”,从直观意思上,这一级别,可以类比为人类社会中的“家族”。

      《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植物分类指南》这本书介绍的植物75个科,覆盖了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75个植物家族,这个层级取得巧妙。如果选取更高一个级别,可能会太过笼统,同一“目”里的植物差异太大、亲缘关系远,难找共同特征;如果更低的级别,比如属或种,则可能导致种类太多。

      而且如果使用种或属,则会因为物种分布的区域局限,造成“水土不服”——外国引入的动植物方面作品,介绍的生物会更加偏重当地的种类,与中国读者距离较远,实用性不够。而这本书在每个科里,选取了几种最常见的园艺植物来阐述此科的特征。园艺无国界,地域性不强,所以这本“英国”书里,提到的植物在我国几乎都能见到,其中不乏君子兰、牡丹、银杏、丝瓜等“零基础”的人也认得的植物。

      本书体例严谨、排版工整,加上经典风格的植物绘图,比较精美,但略显严肃,不过细读文字,却不乏趣味。比如直言大戟科的植物差异巨大,没有全科统一特征;吐槽出产多种柑橘类水果的科,却用毒性最大的种“芸香”来命名。书里还有不少好玩的小知识,比如一棵贝叶棕一次能开超过2300万朵花——因为能量消耗太大,结了果后就会死去。系统化的知识加上使用人们熟悉的实例,覆盖面广但种类又不太繁杂,让这本书成为不错的植物学入门读物。(文/刘莹)

     

     

  • 相关内容